《呼和浩特市秸稈禁燒工作實施方案》和
《呼和浩特市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旗、縣、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部門:
現將《呼和浩特市秸稈禁燒工作實施方案》和《呼和浩特市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呼和浩特市秸稈禁燒工作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精神,為切實做好我市的秸稈禁燒工作,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呼和浩特市畜禽養殖產業布局與污染防治規劃》(呼政辦發〔2016〕16號)要求,結合全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先導,以大氣環境污染防治“十條”為準則,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核心,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按照“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原則,堅持全面依法推進,實行嚴格禁燒工作制度;堅持落實各方責任,嚴格考核問責;堅持全民參與,推動秸稈禁燒人人有責,形成“政府統領、部門聯動、分級負責、公眾參與”的秸稈禁燒工作機制,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多贏。
二、工作目標
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各旗縣區要以全力推進改善生態環境為目標,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預防為主、積極控制”的工作思路,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責任,突出重點、嚴格措施,大力推廣秸稈綜合利用。積存在路邊、地邊、渠邊、坑邊的農作物秸稈得到全面清理。嚴格措施狠抓秸稈禁燒,確保全市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任務圓滿完成。環保部信息遙感監測秸稈焚燒點數量下降50%。
三、工作重點
(一)廣泛宣傳發動。各旗縣區要利用各種形式,廣泛宣傳有關秸稈禁燒法律、法規和政府部門對秸稈禁燒工作的要求,深入重點鄉村、田間地頭廣泛宣傳,營造秸稈禁燒強大聲勢和高壓態勢。
(二)加大查處力度。對于禁燒秸稈的行為,檢查執法人員按照“誰燒罰誰、燒誰罰誰”的原則依法查處,對出現大面積焚燒現象,造成惡劣影響的,要嚴肅追究主管領導和有關人員的責任。
(三)推進綜合利用。要提高群眾對焚燒秸稈危害性的認識,大力提倡秸稈還田,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特別要以促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食用菌基料化、工業原料化利用為抓手,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農民參與的綜合利用機制,加快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步伐。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各旗縣區要成立秸稈禁燒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轄區內的秸稈禁燒工作。層層分解,責任到人,強力推進秸稈禁燒工作的開展。
(二)抓好落實。各旗縣區應當嚴格落實“大氣十條”和各項措施,完善區域聯動、部門協調的防控機制。繼續強化“縣負責、鄉為主、村落實、組管片、戶聯防”和“縣直部門包鄉鎮、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租包片,專職人員包地塊”的網格化管理責任制,確保秸稈禁燒任務細化到田、責任到人。
(三)嚴格監管。各旗縣區對本轄區秸稈禁燒工作負總責。要完善秸稈禁燒的相關政策措施,及時對秸稈禁燒工作進行部署和調度,尤其對高速公路沿線、鐵路重要干線等地區,重點開展檢查,確保不發生秸稈焚燒現象。
(四)做好反饋。各旗縣區秸稈禁燒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做好秸稈禁燒工作信息的收集和報送工作,及時圍繞工作亮點和熱點進行宣傳,及時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做法,確保我市秸稈禁燒工作取得實效。
呼和浩特市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方案
為了進一步提高全市農作物的綜合利用水平,拓寬農業附產品的利用途徑,增加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按照農業生產要向“綠色、生態、環保、安全、高效”方向發展的總體思路,特制定呼和浩特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況
目前,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在680萬畝左右,2016年達到685萬畝,其中,玉米、馬鈴薯仍然是兩大主栽作物,2016年玉米種植面積為266萬畝,較上年減少27萬畝。其中,青貯玉米品種種植面積為70多萬畝,糧飼兼用型品種種植面積為190萬畝,小麥種植面積為38.15萬畝,向日葵種植54.18萬畝,據測算,全市每年產生干玉米秸稈105萬噸(不包括全株青貯玉米秸稈的重量),小麥秸稈5萬噸,馬鈴薯秸稈16萬噸,葵花秸稈10萬噸(以上全部按照干秸稈測算)。
當前的秸稈利用情況:用作奶牛、肉羊等動物飼料的有58萬噸,秸稈粉碎直接還田的有24萬噸,用作設施蔬菜種植中秸稈反應堆的有5萬噸,用作農民燒料的有7萬噸(70%葵花秸稈)。全市基本不存在秸稈在田間直接焚燒的情況。
二、基本原則
秸稈綜合利用要堅持因地制宜、政府引導、科學施策,環保、生態、效益相結合的原則,鼓勵開展生物發酵、沼氣利用、秸稈深加工等綜合利用技術,堅決制止就地焚燒等低效利用行為。
三、綜合利用的主要措施
(一)制作青貯飼料,除青貯玉米之外,用于羊的飼料可利用商品玉米秸稈,大約處理玉米秸稈14萬噸。
(二)在全市規模化設施蔬菜基地全面推廣玉米秸稈反應堆生物發酵技術,改良土壤,提高果蔬產品的質量和數量,轉化10萬噸玉米秸稈。在全市已建成的大型沼氣站重點推廣綜合利用秸稈的沼氣發酵技術,轉化20萬噸玉米秸稈。
(三)大力推廣秸稈還田,通過農機補貼項目,引進玉米收獲時直接粉碎秸稈還田30萬噸。
(四)鼓勵開發加工產品,生產壓縮板、包裝箱等產品,年內力爭消耗10萬噸玉米秸稈。加大研發玉米秸稈深加工技術,利用現有玉米秸稈加工木炭企業,就地轉化10萬噸玉米秸稈。
(五)鼓勵周邊生物秸稈利用發電企加強玉米秸稈利用,年內至少消耗10萬噸玉米秸稈。
四、采取的具體措施
(一)加大宣傳力度,教育廣大農民注重環境保護,嚴禁在田間地頭焚燒秸稈。
(二)制定補貼政策,對充分利用秸稈的種養殖戶和企業,比如秸稈還田、制作青貯、黃貯飼料、開發新產品等給予適當補貼。
(三)加大監管力度,杜絕影響環境的行為。
五、組織領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做好宣傳引導工作。秸稈綜合利用是一項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加農民收益,改善環境的一項重要有益工作,必須引起各級政府業務部門和主要領導的高度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為保證此項工作的順利推進,市農牧業部門及米生產及旗、縣、區均要成立玉米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并設專門的辦事機構,給予一定的工作經費,確保工作快速推進。為此,市農牧業局決定成立由市農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范挨計任組長的呼和浩特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分管種植業的副局長及業務科室要具體抓。協調指導全市科學綜合利用農作物秸稈,加強技術引進研發和試驗示范推廣工作。
(二)加強日常監督和考核。綜合利用能秸稈等農業副產品的水平是體現一個地區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全市各級農牧業系統一定要站在發展首府現代農業的高度,切實加強玉米秸稈綜合高效利用工作。市綜合利用秸稈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對各地區的指導,同時將各地區綜合利用秸稈水平作為年度考核各地區農牧業綜合工作的一項重要指標,進行打分排序,獎優罰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