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關愛民族學校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
授課教師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

各旗、縣、區人民政府,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和林格爾新區管委會,市有關單位:
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關心關愛民族學校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授課教師的若干措施(試行)》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落實。
關心關愛民族學校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
授課教師的若干措施(試行)
按照國家教材委員會《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0)》安排,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下發了《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實施意見》(內教發〔2020〕7號)。為了保障我市民族語言授課學校使用國家統編教材順利實施,在保證使用國家統編教材《語文》、《道德與法治》和《歷史》三科授課教師(以下簡稱“蒙漢雙語教師”) “人事身份、職務職稱、工資待遇”不變的基礎上,建設一支穩定的專業化的蒙漢雙語教師隊伍,制定如下措施:
一、建立民族語言授課學校蒙漢雙語教師補充機制
按照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在規定范圍內,對新增的民族語言授課學校使用三科國家統編教材蒙漢雙語教師編制單獨列編。在我市蒙漢雙語教師招聘及人才引進工作中,適當放寬年齡、學歷等條件,擇優錄用。
二、建立民族語言授課學校蒙漢雙語教師成長機制
從2020年秋季開學起,每學期由市教育局對蒙漢雙語教師組織普通話水平培訓與測試,普通話測試合格者由市教育局頒發“呼和浩特市蒙漢雙語”教師資格證。取得蒙漢雙語教師資格證的教師,優先評聘專業技術職稱。對民族語言授課學校使用三科國家統編教材的蒙漢雙語教師申報專業技術資格的,在符合《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教師水平評價標準條件(試行)》要求的情況下,可適當增加本單位中高級崗位結構比例;可不受在下一級崗位聘任時間限制,優先推薦申報,優先評聘,職稱評審同等條件下給予傾斜。
三、建立民族語言授課學校過渡期專兼職輔導員制度
鼓勵在職教師、蒙漢雙語教師作為專兼職輔導員,對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課后服務,針對不同學習程度學生,開展國家通用教材課程的分層輔導。各學校還可以積極動員社會志愿者、離退休蒙漢雙語干部(教師)、購買社會有資質的第三方服務等形式,入校開展服務。課后服務由學生自愿提出申請,學校統籌安排,課后服務不占用正常的課時安排。每名輔導員輔導5-10名學生,在校教師輔導學時計入教師工作量,超課時給予相應報酬。其他社會力量參與課后輔導的,可適當給予補貼。
四、實施民族語言授課學校蒙漢雙語教師能力提升計劃
我市印發了《關于落實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推進教師培訓工作的實施方案》,為蒙漢雙語教師提供免費職業能力提升培訓,培訓學時計入教師繼續教育學時,培訓時間計入教師工作量。將蒙漢雙語教師全部納入呼和浩特市第二輪“名師工程”,以學科名師工作室為單位,開展有針對性的系列活動,采取集中培訓、線上培訓、校本研修及“一對一”跟崗培訓等方式,進行專題、系統、探究性的學習研究,為提升蒙漢雙語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供保障。
五、建立呼和浩特市國家統編教材《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學科雙語教學輔助資源
利用自治區教育云平臺、蒙古文資源網和內蒙古有線電視的“同步課堂”等教育資源,開展教師專項技能提高策略研究,讓教師熟知教材編寫理念、編寫體例、具體內容和要求。通過呼和浩特市教育云平臺,加強課程研究、案例展示,供蒙漢雙語教師教學和培訓使用,努力實現地區、學校、學段全覆蓋。
六、適度調整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國家統編教材《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學科的評價標準
根據自治區有關文件精神,我市將根據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課時結構,合理科學確定教學目標,靈活設置課型,研究制定《呼和浩特市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國家統編教材各學科評價標準》。學校不得單純地以學生考試成績對三科使用國家統編教材、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教師進行教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