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通知'>

各旗縣區林草部門、烏素圖實驗林場:
我市即將進入秋冬季重點防火期,由于今年夏季雨水充沛,樹木和地表植被生長旺盛,林區和林緣可燃物大量積累,火險隱患極大,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形勢十分嚴峻。如果防控措施不到位,極易引發森林草原火災。“十一”長假,各生態建設項目區上山游玩人員俱增,勢必給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帶來巨大壓力。為切實做好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要求如下,請各地貫徹落實。
一、提高站位,強化責任
各地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自治區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的批示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扎實做好我市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的各項工作。各旗縣區林草部門要結合本地區的實際,壓緊壓實責任,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森林草原防火責任,切實將森林草原防火責任落到實處。今年春防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各相關職能部門以及森林草原防火戰線的干部職工齊抓共管共同努力,全市未發生森林草原火災,取得了好成績。成績已經成為過去,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今年夏季雨水較往年偏多,重點防火區域荒草偏多,易燃物增加,火險隱患很大。各地一定要認真總結春防的經驗,一些好的工作做法要大力推廣,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切實做好上墳燒紙和祭奠人員的管理工作,在認真總結和推廣防火工作的先進經驗基礎上,做好“國慶”、“十月初一”、“元旦”、“春節”等重點時段的森林草原火災防控工作,盯緊重點人群、重點區域,強化源頭管控,完善落實預案及各項法規制度,切實保障我市生態安全。
二、推行網格化管理機制,消除盲區死角
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嚴格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各地要結合本地工作實際,切實開展森林草原防火網格化管理工作,將轄區內的森林草原防火區域分解細化,網格內森林草原防火任務落實到人,網格區域要無縫銜接,確保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無縫隙全覆蓋,打造一張邊界清晰、責任到位、情況準確、利于撲救的森林防火管理網絡。通過網格化管理實現壓實防火責任體系,實現責任零缺位,做到無盲區、無死角,確保相關工作人員在森林防火工作中依法履職,盡職盡責,使森林防火工作取得成效。要堅持領導帶班的24小時值班制度。各地林草系統防撲火專業隊員要全員上崗,加大巡護密度。要將現有車輛和撲火機具裝備做一次全面檢修。一旦發現火情要科學指揮,快速出動,及時撲救,在最短時間內投入足夠力量撲滅火災,降低火災損失。撲火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嚴防人員傷亡事故發生,真正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三、強化火源管理和督導檢查工作
針對秋冬季防火期我市祭祀節點較多的特點,各地要切實加大火源管控力度,切實做到管住人、管住車輛、管住火種。各地在國慶后,要派出森林草原防火巡查人員,對本轄區重點火險區域全面排查隱患,確保不留死角盲區,切實消除火災隱患,認真負責落實到位。要加強護林員的管理,尤其是在重要的森林草原防火節點,要采取超常規措施,嚴格護林員交接班的時間和程序,確保我市生態安全。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切實做好上墳燒紙和祭奠人員的管理工作,嚴格各項責任措施的落實,對掌握的零散墳源的墳主提前通過打電話、發短信告知,進行宣傳教育,杜絕火災隱患。加強對農事用火的管理,秋冬季、春季期間是燒秸稈的高發期,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極其不利,要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加大農事用火的管理力度,堅決禁止耕地內焚燒秸稈、燒茬子等現象。杜絕由于農事用火跑火導致的森林草原火災。
四、加強宣傳,提高群防意識
各地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和宣傳欄、標語、警示牌等媒介,形式多樣、因地制宜地開展森林草原防火宣傳活動,宣傳森林草原防撲火知識及引發森林草原火災應受到有關法律、法規懲處等內容,進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群眾防火意識,增強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責任感。要在重點火險區、自然保護區、村屯路口設立醒目的防火標識,并組織有關人員走村入戶進行針對性宣傳,通過廣泛深入宣傳,提高全市人民自覺遵守森林草原防火的法律、法規、條例的意識,不在野外隨意用火,努力營造出時時防火、處處防火、人人防火的良好氛圍。
五、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新技術應用
各地要積極探索,加大我市森林草原防火信息化建設力度,加強技防力度,加大投入,將衛星監測、無人機、視頻監控、“防火碼”小程序、林草信息平臺APP等信息化力量引入森林草原防火領域,積極協調配備專業化技術設備,加強森林草原火險情況的監測,保證火災發生時間與位置的精準,提高快速、精確滅火能力,進一步加快推進森林草原防火指揮信息系統建設和監控水平,要以智慧科技和標準化為突破口,強化科學防滅火意識,盡快完善標準體系,加快新技術、新裝備、云計算應用,不斷增強科技支撐能力。通過人防與技防的協作配合,發揮技防與人防結合的最大效能,杜絕森林草原火災的發生。
六、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建設,加強機構建設
森林草原火災發生面廣、危害性大、時效性強、處置救助困難,各地林草部門要積極協調防火資金、項目的落實,加強防火通道、隔離帶、防火宣傳、警示碑牌、防火檢查站、瞭望塔、防火裝具裝備、防火設施、防撲火隊伍等的建設,確保各項資金落實到位,專款專用。各地要抓緊協調中央下達的森林草原防火行政編制的落實,切實加強林草系統防火機構和管理隊伍建設,確保專編專用,進一步健全我市林草系統防火組織體系。
七、充分準備,嚴格各項制度落實
各地在進入防火期之前,要全面修訂本地區的森林草原防撲火應急預案、火源管理制度、防火宣傳方案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并落到實處,要做到有可操作性,切實可行,并在實際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要做好撲火機具、裝備、交通運輸工具、通訊器材、燃料油脂、后勤保障等準備工作,對設施設備、裝備機具及時維護檢修,保證正常使用。
八、強化應急措施,確保撲火人員安全
進入防火期,各地要及時進入臨戰狀態,嚴陣以待,地方專業防撲火隊伍要適時靠前駐防,加大物資儲備,加強值班值守,制定不同火險條件下各崗位人員的應對措施,嚴防小火釀成大災。各防火部門、專業隊要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做好值班值守;值班人員要全面掌握本地區森林草原火情動態,保證信息暢通,發現火情,及時處置上報。護林員要堅守各自的工作崗位,嚴防死守,嚴格把住火源進入林區關,及時排除火災隱患,不得脫崗、漏崗。各檢查站、瞭望塔工作人員要認真做好檢查、瞭望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各地要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嚴格訓練、考核制度,確保專業防撲火隊伍能上的去、打得贏。一旦發生火情,能快速反應,打早、打小、打了。在重點防火期和重要時間節點,各級防火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森林草原火情的監控力度,加大巡護密度,對發現的可疑火點要第一時間核實并報告市林草局森林草原防火科,根據火險等級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撲救,并確保撲火人員生命安全。
九、嚴格火災報告制度,加大火案查處力度
各地要嚴格執行火災報告制度,一旦發現火情,迅速按火災報告制度歸口報告,絕不能出現有災不報,大災小報,遲報、漏報、瞞報現象,對于隱瞞不報,延誤撲火有效時機的,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堅決糾正違規上報、有火不報、大火小報等不良行為,對違反規定者要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及主要領導的責任。各地要切實加大對火案的查處力度,對所發生的火災案件,都要認真調查,一查到底,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對火災肇事者進行嚴厲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