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促進首府地區蔬菜生產,豐富市場供應,加快推進蔬菜產業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于2020年12月印發了《呼和浩特市促進蔬菜生產若干政策措施》。為了確保《呼和浩特市促進蔬菜生產若干政策措施》能夠落到實處,真正發揮促進作用,呼和浩特市農牧局制定了《呼和浩特市促進蔬菜生產若干政策措施細則(試行)》。現將《呼和浩特市促進蔬菜生產若干政策措施細則(試行)》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執行。
一、 實施目標
壓緊壓實“菜籃子”工程市長負責制,充分調動蔬菜種植戶的生產積極性,保障全市蔬菜生產供應充足和價格穩定。通過財政資金激勵和引導,對規模化蔬菜生產者實施補貼;對新建、修繕蔬菜生產設施基地進行補貼;對我市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的示范推廣及研發給予支持;對蔬菜品種“三品一標”申請進行補助,加快激活生產潛能,推動我市蔬菜產業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確保地產菜供應保持在夏秋季占比60%,冬春季占比30%的合理水平。
二、補貼要求和補貼標準
1、補貼品種:
設施蔬菜基地種植補貼種類為:果類菜中的番茄、茄子、豆角、黃瓜、西葫蘆、青尖椒6種;葉類菜中的芹菜、油菜、生菜、油麥菜、菠菜等5種;根莖、瓜類中的菜花、蘿卜、南瓜等3種;食用菌類,共計為15種蔬菜品種。申請補貼的蔬菜產量要達到該品種我市平均產量。
露地蔬菜補貼品種為果類菜中的青尖椒、茄子、豆角、黃瓜、西葫蘆等;葉類菜中的大白菜、甘藍等;根莖類中的蘿卜、芥菜、大蔥等。露地菜實施應補盡補,但不包括夏季馬鈴薯、毛豆角和鮮食玉米等。補貼的露地菜產量要達到該品種我市平均產量。
2、面積要求:享受設施蔬菜種植補貼生產者生產凈種植面積達到50畝以上;享受露地蔬菜種植補貼生產者集中連片種植面積達到100畝以上。新建補貼要求設施蔬菜基地凈面積在50畝以上。
3、育苗數量:育苗企業要求年出苗數量在400萬株以上。
4、補貼標準:
①生產者補貼:設施蔬菜生產補貼標準為冬春季果類菜補貼2000元/畝,葉類菜、根莖類、食用菌類補貼500元/畝;露地菜生產補貼標準為400元/畝。
②新建補貼:新建溫室補貼3萬元,分兩次兌現。新建溫室建成后經驗收達到蔬菜生產條件的補貼2萬元/畝,第二年種植蔬菜達到基本生產量的繼續享受補貼1萬元/畝。
③修繕補貼:修繕溫室修繕完畢后補貼1萬元,分兩次兌現。修繕完畢經驗收達到蔬菜生產條件的補貼5000元/畝,第二年冬春季繼續生產蔬菜的補貼5000元/畝。
④育苗補貼:育苗數量達到要求且種苗質量符合壯苗指標經驗收合格的補助30萬元。
⑤技術研發補貼:引進、示范、熟化適合呼和浩特市蔬菜生產應用的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制定適宜呼和浩特市種植條件的蔬菜生產技術標準;自治區、市、旗縣區各級科研院所、蔬菜技術部門開展大規模集成示范推廣;各級專家技術人員對我市蔬菜生產者和經營者進行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每年安排補貼資金200萬元。
⑥“三品一標”補貼:農產品生產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申請且通過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名特優新農產品及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的,每個獲得認證的產品一次性獎勵5000元。
三、實施辦法
(一)生產環節補貼流程
1、設施蔬菜補貼流程:
①在市農牧局發出冬春茬設施蔬菜補貼申領通知后,由冬春茬設施蔬菜生產者在蔬菜定植后向所在旗(縣、區)農牧主管部門提出補貼申請。
②申請者需要提供:種植面積、種植品種、預計上市時間、預計產量等信息和參加農業保險證明材料。
③旗(縣、區)農牧局對申請者上報的種植面積和品種進行實地核實統計,在蔬菜生長期間定期不定期對申請補貼的種植基地進行不少于兩次核查,并在蔬菜達到上市標準后對其種植面積、品種、品質、產量等生產信息情況進行驗收。每次核查、驗收記錄要留檔保存,驗收合格并對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內容要詳實具體,并要有旗(縣、區)、鄉(鎮、街道)管理部門舉報電話等內容。公示情況無異議后登記造冊,核查的面積、品種及補貼金額等由分管領導簽字,加蓋公章后上報市農牧局。市農牧局要對各旗縣區上報的申請補貼經營主體進行抽查,抽查對象不少于申報主體的20%。經市農牧局抽查、審核通過后匯總上報市政府,批復后由市財政局兌現補貼。
2、露地菜補貼流程:
①在市農牧局發出夏秋季露地菜補貼申領通知后,由露地菜生產者在蔬菜定植后向所在旗(縣、區)農牧部門提出補貼備案申請。
②申請者需要提供:種植面積(四至信息)、種植品種、預計上市時間、預計產量等信息和參加農業保險證明材料。
③旗(縣、區)農牧主管部門組織人員對申請者上報的面積、品種等信息進行實地核實統計。在蔬菜生長期間定期不定期對申請補貼的種植基地進行不少于兩次核查,并在蔬菜達到上市標準后對其種植面積、品種、品質、產量等生產信息情況進行驗收。核查、驗收記錄要留檔保存,驗收合格并對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內容要詳實具體,并要有旗(縣、區)、鄉(鎮、街道)管理部門舉報電話等內容。公示情況無異議后登記造冊,核查的面積、品種及補貼金額等由分管領導簽字,加蓋公章后上報市農牧局。市農牧局要對各旗縣區上報的申請補貼經營主體進行抽查,抽查對象不少于申報主體的20%。經市農牧局抽查、審核通過后匯總上報市政府,批復后由市財政局兌現補貼。
3、苗育補貼流程:
①在市農牧局發出育苗補貼補貼申領通知后,育苗基地向所在旗(縣、區)農牧部門提出補貼備案申請。
②申請者需要提供:育苗面積、育苗品種、育苗數量、育苗批次和出苗時間等信息和參加農業保險證明材料。
③旗(縣、區)農牧主管部門組織人員對申請者上報的育苗面積和品種進行實地核實統計,并對育苗批次進行驗收統計,核查驗收記錄要留檔保存,驗收合格并對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內容要詳實具體,并要有(縣、區)、鄉(鎮、街道)管理部門舉報電話等內容。公示情況無異議后登記造冊,核查的數量、品種及補貼金額等由分管領導簽字,加蓋公章后上報市農牧局。市農牧局要對各旗縣區上報的育苗基地進行抽查,抽查基地不少于申報基地的20%。經市農牧局抽查、審核通過后匯總上報市政府,批復后由市財政局兌現補貼。
(二)建設環節補貼
1、修繕補貼流程:
①申請者修繕前向溫室基地所在旗(縣、區)農牧主管部門提出補貼備案申請。
②申請者修繕前需要提供:修繕溫室地理位置,每個待修繕溫室影像資料,待修繕總面積、待修繕總棚數、修繕內容等信息。修繕后需要提供每個修繕溫室修繕后影像資料、修繕費用票據、目前種植蔬菜面積、品種等信息。
③旗(縣、區)農牧主管部門組織人員對申請者上報的修繕地點、面積、結構類型、圖紙、待修繕大棚的現狀進行實地核實統計,并在修繕完畢后對修繕溫室數量、修繕內容、實際種植面積等進行驗收,核查驗收記錄要留檔保存,驗收合格并對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內容要詳實具體,并要有(縣、區)、鄉(鎮、街道)管理部門舉報電話等內容。公示情況無異議后登記造冊,核查的面積及補貼金額由分管領導簽字,加蓋公章后上報市農牧局。市農牧局要對各旗縣區上報的修繕溫室進行抽查。經市農牧局抽查、審核通過后匯總上報市政府,批復后由市財政局兌現補貼。
④修繕后進行生產的溫室在第二年冬春季繼續生產蔬菜的可申請修繕第二年補貼。申請者在冬春茬定植后向溫室基地所在旗(縣、區)農牧主管部門提出修繕補貼備案申請。申請材料包括:溫室地理位置、種植面積、種植品種、預計上市時間、預計產量等信息和參加農業保險證明材料。旗(縣、區)農牧主管部門組織人員對申請者上報的種植面積和品種等進行實地核實統計,核查、驗收記錄要留檔保存,驗收合格并對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內容要詳實具體,并要有旗(縣、區)、鄉(鎮、街道)管理部門舉報電話等內容。公示情況無異議后登記造冊,核查的面積、品種及補貼金額等由分管領導簽字,加蓋公章后上報市農牧局。市農牧局要對各旗縣區上報的修繕溫室基地進行蔬菜種植情況抽查。經市農牧局抽查、審核通過后匯總上報市政府,批復后由市財政局兌現補貼。
2、新建補貼流程:
①申請者新建溫室前向新建所在旗(縣、區)農牧主管部門提出補貼備案申請。
②申請者需要提供:新建溫室地理位置,建設前影像資料,新建基地面積、新建溫室數、新建溫室的結構類型(圖紙)、蔬菜種植品種、面積等信息。
③所在旗(縣、區)農牧主管部門組織人員對申請者上報的新建地點、面積進行實地核實統計,并在新建完畢后對實際新建面積、溫室數量等核查驗收記錄要留檔保存,驗收合格并對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內容要詳實具體,并要有旗(縣、區)、鄉(鎮、街道)管理部門舉報電話等內容。公示情況無異議后登記造冊,核查的新建面積、種植面積及補貼金額由分管領導簽字,加蓋公章后上報市農牧局。市農牧局要對旗縣區上報的申請補貼基地進行抽查。經市農牧局審核后匯總上報市政府,批復后由市財政局兌現補貼。
④新建后進行蔬菜生產的基地可申請新建后續補貼。申請者在蔬菜定植后向溫室基地所在旗(縣、區)農牧主管部門提出補貼申請。申請材料包括:種植面積、種植品種、預計上市時間、預計產量等信息和參加農業保險證明材料。旗(縣、區)農牧主管部門組織人員對申請者上報的種植面積、品種等信息進行實地核查、統計,核查、驗收記錄要留檔保存,驗收合格并對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內容要詳實具體,并要有旗(縣、區)、鄉(鎮、街道)管理部門舉報電話等內容。公示情況無異議后登記造冊,核查的面積、品種及補貼金額等由分管領導簽字,加蓋公章后上報市農牧局。市農牧局要對旗(縣、區)農牧部門上報的新建溫室進行蔬菜種植情況抽查。經市農牧局抽查、審核通過后匯總上報市政府,批復后由市財政局兌現補貼。
(三)配套環節補貼
1、技術研發補貼流程:
①市、縣農牧技術部門為技術研發主體,緊密依托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農科院蔬菜所等區內外蔬菜方面科研院所的技術力量,結合我市現有科研機構力量,積極開展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制定呼和浩特市蔬菜生產技術標準,定期對蔬菜生產者和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指導。
②市農牧主管部門對市級蔬菜研發提出資金分配意見,上報市政府,批復后由市財政局兌現補貼。
2、“三品一標”補助流程:
①生產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向注冊所在旗(縣、區)農牧主管部門提出補貼備案申請。
②申請者需要提供: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名特優新農產品及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申報材料及申報成功證書。
③所在旗(縣、區)農牧主管部門對生產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供的三品一標產品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內容要詳實具體,并要有旗(縣、區)、鄉鎮管理部門舉報電話等內容。公示情況無異議后登記造冊,申請的三品一標產品數量、補貼金額由分管領導簽字,加蓋公章后上報市農牧局。經市農牧局審核后匯總上報市政府,批復后由市財政局兌現補貼。
四、責任單位
以上各項補貼牽頭單位為市農牧局,配合單位為市財政局和各旗縣區政府
五、責任與義務
(一)申請者必須主動接受農牧、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市農牧部門與市場監管部門互相通報檢查結果。在抽檢中發現有不合格產品的不得向市場銷售,并取消當年申請補貼資格。
(二)申請者要積極主動承擔起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定期排查生產基地內安全生產隱患,及時更換老化電路、及時清除基地內雜草等,確保安全生產。如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取消當年補貼資格。
(三)為了準確把握蔬菜補貼信息,市農牧局將通過全市蔬菜生產大數據平臺進行監督。申請者要按照要求將蔬菜種植情況及補貼面積、生產品種、產量等信息如實填報至蔬菜監控信息平臺系統,由所在地農牧主管部門審核。
(四)各級農牧、財政主管部門要加強補貼資金發放工作的監督檢查,做好資金下達的公示工作,保證補貼資金專款專用。本蔬菜補貼資金明確采取資金直補方式發放,不得以農資等其他形式發放,嚴禁以各種名義截留蔬菜生產補貼資金。
(五)申請各項補貼的生產者能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能夠帶動當地農戶增收致富的,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給予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