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 索 引 號 | 11501000115201320201320/2025-00010 | 主題分類 | 其他 |
|---|---|---|---|
| 發文機構 | 市政府辦公室 | 文 號 | |
| 成文日期 | 2025-03-24 | 公文時效 |
2024年,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全力推進各項法治建設工作,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一)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政府主要負責人帶頭述法,市縣兩級政府部門主要負責人實現述法全覆蓋。市政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專題法治學習,市政府常務會議開展會前學法活動、專題聽取政府規章和地方性法規草案修改、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和工作要點、年度立法工作計劃、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重大行政決策、政務公開、政府職能優化等重點工作匯報,審議相關制度文件,全面落實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穩步推進實施《呼和浩特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政府系統依法決策、依法行政能力持續提升。
(二)建設誠實守信政府。推進誠信建設工程,加強政府失信行為治理,開展政府失信行為大排查大起底,加快履行兌現政府承諾的事項。將領導干部誠信情況納入干部考核評價體系和法治建設考核指標。強化公職人員誠信,實現公職人員誠信檔案全覆蓋,在調任選任、評先評優、崗位晉升等工作中加強信用信息核查。承辦第六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全力打造重諾守信的發展環境,上榜2024年誠信建設影響力城市。
(三)加強依法行政制度建設。一是規范立改廢。修訂地方性法規8部、政府規章2部;廢止地方性法規8部、政府規章4部;宣布失效規范性文件53件、廢止26件。二是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推動出臺《環城水帶保護條例》《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博物館發展促進條例》《草原絲綢之路文化軸帶保護條例》4部地方性法規,完成首件呼包鄂烏協同立法《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三是加強規范性文件審查。將前置合法性審查和公平性競爭審查作為規范性文件必審內容,開展違反公平競爭審查專項清理,確保每一部出臺的文件政策都合法合規。
(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一是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及時制定并調整年度重大行政決策目錄,明確決策責任,嚴格履行決策啟動、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規定程序,嚴格遵守法定權限,依法履行法定程序,提高決策質量。二是提升執法質量。實施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制發全市行政執法案例匯編和基層行政執法“口袋書”,舉辦全市行政執法大比武,促進行政執法人員業務能力和法治素養實現大提升。三是深化行政執法改革。公布市本級行政執法事項清單4835項。指導全市54個鄉鎮(街道)綜合執法部門完成賦權事項認領和公布,做到“一個鄉鎮一張清單”。統籌監管執法部門對企業實行“綜合查一次”,營造“無事不擾”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柔性執法,出臺《免罰輕罰清單》3.0版,完善免罰輕罰事項160項。
(五)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一是精簡事項。推動1296項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精簡至405項,進入全國行政審批事項最少城市行列。二是下放權限。143項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下放園區,實現“園區事園區辦”。三是提高效率。推出166個“高效辦成一件事”,平均縮減時限74.3%。四是跨域通辦。加入京津冀“區域通辦”城市群,實現通辦事項214項。建設呼包鄂烏“1小時城市圈”,實現“四城通辦”事項337項。
(六)完善社會治理格局。一是做實矛盾糾紛調處。制定《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實施方案》,完善由市到網格的五級工作體系。全市建立“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63個,醫療、物業等行業性調解組織84個,人民調解委員會1627個。排查調解矛盾糾紛數量同比增長25.6%,信訪總量同比下降24.7%。二是做優公共法律服務。全市建成1257個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全力打造首府“30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全市2家單位、4名個人榮獲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先進表彰。三是做細普法宣傳教育。制定年度普法計劃和普法責任清單,開展“民法典宣傳月”等主題宣傳活動286場次,覆蓋40余萬人。建成1個憲法宣傳教育基地、7個法治廣場、1875個法治文化主題廣場(公園、長廊)。全市3家單位和2名個人榮獲全國“八五”普法先進表彰。
(七)強化行政權力制約監督。一是推進政府信息公開。主動公開政府信息8962條、政策解讀742條。暢通網上政務公開申請渠道,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1714件,辦結率100%。二是接受外部監督。承辦人大建議317件、政協提案491件,答復率100%。承辦司法建議5件,回復率100%。三是做好行政復議。全年辦結行政復議案件1997件,同比增長260%。行政復議糾錯率同比下降11%。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100%。
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年來,我市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差距不足。一是重大行政決策程序不夠規范,公眾參與度不高問題仍然存在。二是法治政府建設不夠均衡,個別地區和部門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視程度需進一步提升。三是基層法治隊伍建設還比較薄弱,特別是基層執法力量不足、素質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常態化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繼續推動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化,倒逼責任落實、工作落地。二是規范行政決策程序。完善流程機制、規范審查要點,確保做到合法性審查全覆蓋、決策程序履行無漏項、審查時限有保障,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三是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以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為抓手,持續提高行政執法人員能力素養,建立健全多方協作聯動機制,切實提升行政執法水平。四是強化法律服務供給。加快構建全天候、集約式、一站式首府法治服務體系,建設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準的現代化法律服務供給體系。五是加強法治人才保障。加大法治隊伍教育培訓力度,通過內訓外引等方式,持續強化基層力量配備,夯實法治建設基礎。
來源: 市政府辦公室
呼和浩特市紀委監委舉報電話:(0471)12388-2 網上舉報:neimeng.12388.gov.cn 郵編:010010 接訴即辦(投訴熱線):0471-12345
| 索 引 號 | 11501000115201320201320/2025-00010 | ||
|---|---|---|---|
| 主題分類 | 其他 | ||
| 發文機構 | 市政府辦公室 | ||
| 文 號 | |||
| 成文日期 | 2025-03-24 | ||
| 公文時效 | 有效 | ||
| 索 引 號 | 11501000115201320201320/2025-00010 | 主題分類 | 其他 |
|---|---|---|---|
| 發文機構 | 市政府辦公室 | 文 號 | |
| 成文日期 | 2025-03-24 | 公文時效 | 有效 |
收藏成功,可以進入"用戶中心"進行查看!
2024年,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全力推進各項法治建設工作,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一)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政府主要負責人帶頭述法,市縣兩級政府部門主要負責人實現述法全覆蓋。市政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專題法治學習,市政府常務會議開展會前學法活動、專題聽取政府規章和地方性法規草案修改、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和工作要點、年度立法工作計劃、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重大行政決策、政務公開、政府職能優化等重點工作匯報,審議相關制度文件,全面落實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穩步推進實施《呼和浩特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政府系統依法決策、依法行政能力持續提升。
(二)建設誠實守信政府。推進誠信建設工程,加強政府失信行為治理,開展政府失信行為大排查大起底,加快履行兌現政府承諾的事項。將領導干部誠信情況納入干部考核評價體系和法治建設考核指標。強化公職人員誠信,實現公職人員誠信檔案全覆蓋,在調任選任、評先評優、崗位晉升等工作中加強信用信息核查。承辦第六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全力打造重諾守信的發展環境,上榜2024年誠信建設影響力城市。
(三)加強依法行政制度建設。一是規范立改廢。修訂地方性法規8部、政府規章2部;廢止地方性法規8部、政府規章4部;宣布失效規范性文件53件、廢止26件。二是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推動出臺《環城水帶保護條例》《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博物館發展促進條例》《草原絲綢之路文化軸帶保護條例》4部地方性法規,完成首件呼包鄂烏協同立法《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三是加強規范性文件審查。將前置合法性審查和公平性競爭審查作為規范性文件必審內容,開展違反公平競爭審查專項清理,確保每一部出臺的文件政策都合法合規。
(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一是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及時制定并調整年度重大行政決策目錄,明確決策責任,嚴格履行決策啟動、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規定程序,嚴格遵守法定權限,依法履行法定程序,提高決策質量。二是提升執法質量。實施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制發全市行政執法案例匯編和基層行政執法“口袋書”,舉辦全市行政執法大比武,促進行政執法人員業務能力和法治素養實現大提升。三是深化行政執法改革。公布市本級行政執法事項清單4835項。指導全市54個鄉鎮(街道)綜合執法部門完成賦權事項認領和公布,做到“一個鄉鎮一張清單”。統籌監管執法部門對企業實行“綜合查一次”,營造“無事不擾”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柔性執法,出臺《免罰輕罰清單》3.0版,完善免罰輕罰事項160項。
(五)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一是精簡事項。推動1296項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精簡至405項,進入全國行政審批事項最少城市行列。二是下放權限。143項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下放園區,實現“園區事園區辦”。三是提高效率。推出166個“高效辦成一件事”,平均縮減時限74.3%。四是跨域通辦。加入京津冀“區域通辦”城市群,實現通辦事項214項。建設呼包鄂烏“1小時城市圈”,實現“四城通辦”事項337項。
(六)完善社會治理格局。一是做實矛盾糾紛調處。制定《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實施方案》,完善由市到網格的五級工作體系。全市建立“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63個,醫療、物業等行業性調解組織84個,人民調解委員會1627個。排查調解矛盾糾紛數量同比增長25.6%,信訪總量同比下降24.7%。二是做優公共法律服務。全市建成1257個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全力打造首府“30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全市2家單位、4名個人榮獲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先進表彰。三是做細普法宣傳教育。制定年度普法計劃和普法責任清單,開展“民法典宣傳月”等主題宣傳活動286場次,覆蓋40余萬人。建成1個憲法宣傳教育基地、7個法治廣場、1875個法治文化主題廣場(公園、長廊)。全市3家單位和2名個人榮獲全國“八五”普法先進表彰。
(七)強化行政權力制約監督。一是推進政府信息公開。主動公開政府信息8962條、政策解讀742條。暢通網上政務公開申請渠道,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1714件,辦結率100%。二是接受外部監督。承辦人大建議317件、政協提案491件,答復率100%。承辦司法建議5件,回復率100%。三是做好行政復議。全年辦結行政復議案件1997件,同比增長260%。行政復議糾錯率同比下降11%。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100%。
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年來,我市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差距不足。一是重大行政決策程序不夠規范,公眾參與度不高問題仍然存在。二是法治政府建設不夠均衡,個別地區和部門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視程度需進一步提升。三是基層法治隊伍建設還比較薄弱,特別是基層執法力量不足、素質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常態化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繼續推動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化,倒逼責任落實、工作落地。二是規范行政決策程序。完善流程機制、規范審查要點,確保做到合法性審查全覆蓋、決策程序履行無漏項、審查時限有保障,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三是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以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為抓手,持續提高行政執法人員能力素養,建立健全多方協作聯動機制,切實提升行政執法水平。四是強化法律服務供給。加快構建全天候、集約式、一站式首府法治服務體系,建設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準的現代化法律服務供給體系。五是加強法治人才保障。加大法治隊伍教育培訓力度,通過內訓外引等方式,持續強化基層力量配備,夯實法治建設基礎。
是否“確認”跳轉到登錄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