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爾縣人大常委會錨定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作,堅持高站位抓部署、強推進抓落實,不斷在科技創新引領企業發展中強化人大作用,助力塑造縣域發展新優勢。
一是調研走訪“見行見效”。縣人大常委會制定《關于縣域高質量發展專題調研工作方案》,以“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為切入口,成立專項調研組,聽取縣人才辦、縣科技局等部門關于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等相關情況的工作匯報,并深入蒙牛、天皓玻纖等龍頭企業,了解企業研發生產情況。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創新動能激發不足、科創平臺層次不高、科技政策供給不準等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建議,助推縣政府積極探索“科研院所+專家團隊+園區+企業+農戶”示范推廣模式,聯合企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將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到冷涼蔬菜主產區,推動遴選出的優質國產化蔬菜新品種小田變大田,2025年引導周邊農民種植貝貝南瓜、胡蘿卜、甘藍、白菜等新品種500多畝,目標成果轉化達到8000畝以上。
二是監督執法“走深走實”。縣人大常委會健全監督工作閉環,常委會專題聽取審議縣政府《關于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專項工作報告》,并在印發審議意見后,適時召集分管副縣長及相關部門,聽取和審議意見推進落實情況,以剛性監督推動有關部門壓實責任。支持縣政府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全縣高新技術企業達53家。持續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實施“揭榜掛帥”,支持企業關鍵技術攻關,推動40余項京津冀科技成果落地。財政科技支出占比達2.92%,技術合同成交額1.37億元,形成“政策—投入—產出”良性循環。
三是發動代表“群策群力”。監督助力擦亮創新標識。采取上下聯動、隨機抽查、綜合評估等方式,組織開展財政科技專項經費使用情況監督。打好監督組合拳,健全“聽取報告+專題詢問+滿意度測評”監督模式,開展科技進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情況檢查,提升科技創新供給能力,增強科技創新承載能級。依托中國農科院、中國科學院等“國家隊”資源,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團隊,組建21個創新聯合體,構建“基礎支撐+產業發展+人才集聚+鄉村振興”的全鏈條人才發展體系,建立“專家帶團隊、團隊帶農戶”的梯次培養機制,累計培訓技術骨干500余人,獲得各級人才專項資金2820萬元,形成了“研發—轉化—應用”創新閉環,支持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